环境健康家电
热点图集
回眸空净市场,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上)
2018年已与我们挥手告别。回眸看去,空气净化器行业在过去一年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不平静。天开始变蓝了,雾霾减少了,空净市场要凉凉了?空净厂商开始集体大逃荒啦?空净市场来到集体大逃亡元年……这些文章不断出现在媒体平台,挑动许多空净人本就紧绷的神经,时不时有粉丝在后台留言询问这些是真的吗?我们该怎么办呢?
▼大咖观点
空净市场真的没有出路了吗?许多业内大咖对此有不同的想法。
零微科技总经理于书权说:品牌可能会死,但不代表行业会消失,目前我看到的更多是公司的信心,还有行业的信心。很多消费者还不懂得如何选择一款好的空气净化器产品,空净行业不但需要提升产品与技术突破创新,还要继续推动消费者教育工作。
奥维云网环境电器事业部总经理战旗认为:空净市场这波下滑行情与雾霾红利消失密切相关,随着消费升级的持续推进以及空净企业转型策略的深入实施,空净市场未来仍然值得期待。
IQAir全球CEOFrankHammes表示:“应该要意识到,当人在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就不仅仅是PM2.5。
很多物质都能导致严重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譬如装修材料和家具释放的甲醛、苯系物、TVOC、氨气、氡等,能导致过敏和哮喘,甚至致癌。因此,即便是PM2.5在中国得以控制,这个市场也能不断增长,因为我认为客户已经不再只着眼短期利益。”
▼媒体观点
三位业内大咖站在不同的角度,指出了空净市场存在的三个焦点问题,一室内空气污染长期存在;二消费者教育工作不足;三空净企业转型,这三点值得每个空净人反复思考,现阶段的下滑可能只是逆袭的开始。
▼空净市场消费者教育不足
其中,笔者想单独讲一讲消费者教育不足问题。根据中怡康对空气净化器市场的测算结果显示,我国百户拥有量仍不足10台,其中城镇地区百户拥有量相对较高,农村地区仅能达到城镇地区约五成的水平。与周边邻国日本、韩国相比,中国空气净化器的普及程度仅达到邻国的约1/6和1/10,中国目前的空气净化器市场仍处于前期普及阶段。
较发达国家的空气质量状况,我国还存在诸多问题,虽然蓝天白云的日子开始变多了,但雾霾并没有彻底消散,那为什么消费者开始不购买空气净化器了呢?这一现象源于,在早期市场导入期,诸多厂商大肆宣传空气净化器的雾霾净化效果,使得诸多消费者在心里将空气净化器便与雾霾了画上等号。
实际上,每个空净人都清楚地知道空气净化器在发达国家处理的主要问题是室内污染,是甲醛、苯系物、TVOC、氨气、氡等污染物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为了阻止二手烟、宠物携带的毛发细菌、厨房和浴室的异味对家人的侵扰,是保护过敏人群在室内畅快呼吸,是为了更高的生活品质。
室内空气污染也很严重这个认知,在自如出租房有甲醛致使租客死亡的新闻后,闯进了人们的视野,引发了人们的恐慌情绪,许多人开始思考我住的房子安不安全,有没有甲醛。
这时候,大量房屋有甲醛的新闻充斥在网络上,许多厂商也争相推出了除甲醛的空气净化器,这样的事情是不是透着一种熟悉的感觉,现在消费者又开始认为室内有一种叫甲醛的污染物很致命,或许空气净化器有作用。
同时,关于消费者教育问题,还有一点很容易被大家忽略,「许多消费者购买了空气净化器却不会使用,于是产生了空气净化器不起作用的认知」。
很多消费者认为空气净化器可以像其他电器那样随意摆放,仅应该在室外空气质量不好的时候开启,完全不知道空气净化器还有滤网需要定期更换,否则会引发二次污染。
有数据显示,有54.1%的用户不能定期更换空气净化器滤网,甚至有的用户直接把滤网拆下清洗。由于净化器滤网材料多为HEPA,它是一种消耗品,清洗过后就几乎没有净化能力了,通常呈白色的HEPA滤网面已趋于黑色时,就应该更换了。
笔者提示,对于“超期服役”的空气净化器滤网,滤网一旦饱和,过滤PM2.5等污染物的能力就会大大削减,还可能引发二次污染。
关于空净市场的大咖观点今天就写到这里,下篇笔者将就空净的历年数据进行探讨和分享,敬请期待。